到底是“ 钱钟书”还是“ 钱锺书”?

到底是“ 钱钟书”还是“ 钱锺书”?

难道以前的《围城》、以前的语文教材中,把钱先生这个学贯古今中西的大学问家的名字都写错了吗?

问题还真没有这么简单。

钱先生名字写法上的歧异,也不仅仅存在于新版《围城》署名和教材中。本文将深入调研钱先生名字写法的诸多歧异,分析其原因,并从人名用字规范的角度加以论证。

一、关于钱先生名字写法的调查

1. 钱先生生前作品中的署名情况

钱先生是1910 年生,1998年归道山的。从中国知网搜索可知,他于生前发表文章的期刊,主要是《读书》《中国翻译》《鲁迅研究》《神州学人》《国外文学》《文史知识》《中国比较文学》《译林》《文艺研究》《文学评论》等,其中作者署名写作“ 钱钟书”的有12 篇,写作“ 钱锺书”的有11 篇。

同样是发表在《读书》上的,3 篇署名“ 钱钟书”,3 篇署名“ 钱锺书”。

总的来讲, 钱先生生前作品署名为“钱钟书”和“钱锺书”的数量大体差不多。

2.《人民日报》等有重要影响的报纸上钱先生名字的写法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纸,语言文字把关严、质量高、可信度高。

截至2018 年9 月22 日,根据人民网搜索,含有“钱钟书”的文章2775 篇,含有“ 钱锺书”的文章793 篇,写作“钱钟书”的占绝大多数,是写作“钱锺书”的3.5 倍。

其中,《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写作“钱钟书”的文章是写作“钱锺书”的文章的15 倍,呈压倒性优势。

3. 著名出版社有关图书书名中钱先生名字的写法

根据当当网搜索,钱先生所著或研究钱先生的著作中,关于钱先生名字的写法,仅简体横排版的图书中,就至少有“ 钱钟书”(33 本)、“ 钱锺书”(21 本)、“ 钱鍾书”(3 本)三种, 写作“ 钱钟书”的占多数。

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围城》《宋诗选注》,其作者署名既有写作“钱钟书”的,也有写作“ 钱锺书”的。

人民出版社既有《鲁迅、钱钟书论稿》(2015),也有《钱锺书〈管锥编〉的民俗视野考论》(201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既有《钱钟书研究采辑》(1992),又有《钱锺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2010)。

钱先生长期工作的中国社科院,其下属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既出版有《“对话”语境中的钱钟书文学批评理论》(2015),又有《钱锺书文学批评话语研究》(2013)。

此外, 还有写作“ 钱鍾书”,繁简混搭的,如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钱鍾书与现代西学》(2002)。

4. 钱先生去世后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召开的纪念钱先生的会议名称中其名字的写法

2004 年3 月27 日—29 日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和江南大学文学院在无锡联合举办了“钱钟书与中国现代学术”研讨会——用的是“钱钟书”。

2010 年11 月9日

中国社科院学部主席团在北京主办了“纪念钱锺书先生诞辰100 周年学术研讨会”——用的是“钱锺书”。

2008年11月22日

厦门大学举办“钱锺书学术研讨会——纪念厦门大学‘钱学’研究三十年”,会议横幅上写的是“钱锺书”;但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该会议论文集《钱钟书与他的时代》(2009),书名上用的是“钱钟书”。

2014 年3 月19日—20 日

由无锡市社科联、无锡市文管中心、江南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主办的“ 从无锡到牛津:钱锺书人生历程与学术成就”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南大学举行,会议横幅上是“钱锺书”;

而由江南大学文学院撰稿、发表在《国际学术动态》2015 年第2期的文章题目却是《从无锡到牛津:钱钟书的人生历程与学术成就》。

5. 无锡钱先生故居、钱先生纪念馆中钱先生名字的写法

我们通过有关文献和百度图片等搜索了不少钱先生故居、纪念馆中涉及钱先生名字的文字及图片,发现:除“钱绳武堂”介绍文字中钱先生的名字写作“钱锺书”外,其他如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钱钟书故居”石碑、“ 钱钟书故居”牌匾、“钱钟书卧室”、《钱维桢家族世系简表》、纪念馆内“钱钟书”塑像等,其中钱先生的名字写的都是“钱钟书”。

2017 年4 月30 日,我们请江南大学文学院吴格明教授亲自到钱先生故居、纪念馆去作实地调查。从吴教授实地拍摄发来的照片看,如今钱先生故居、纪念馆中,钱先生名字的写法有三种情况:

一是将“ 钱钟书”挖改为“ 钱锺书”。许多文字包括图片文字都作了这种挖改,如《钱维桢家族世系简表》中“钱钟书”已改为“钱锺书”。有的标题中改了,文中却没有照改。如“钟书文学社”,图注已改为“锺书”,但图片上还是“ 钟书”;《敏而好学人中之龙》解说词中,“ 锺书”“钟书”并存。

二是处理为“ 钟(锺)”。如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钱钟(锺)书故居”及石碑背后的《钱钟(锺)书故居简介》就是如此。

三是一仍其旧,仍写作“ 钱钟书”。如“ 钱钟书故居”牌匾、《钱钟书》雕塑以及一些老照片的文字说明等。

6.《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等权威辞书中钱先生名字的写法

钱先生1998 年去世,1999 年《辞海》第五版出版,辞典中紧急增补了“《围城》”条、“钱钟(锺)书”条;但《辞海》第六版直接写作“钱锺书”。

《新华词典》2001 年版“钱钟书”条依据传统写作“钱钟书”,第4 版“钱锺书”条却又写作“钱锺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1 版、第2 版“钱钟书”条、“《围城》”条均写作“钱钟书”。

可见,在权威辞书中,钱先生名字的写法也有分歧。

像钱先生这样享誉世界的大学者,名字写法竟然同时出现两种甚至多种,对国人尤其是学生不好交代,也不便于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和交流,不便于中国文化走出去。

△翻拍自杨绛《我们仨》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中插图

二、歧异的原因

钱先生的名字,繁体为“ 錢鍾書”,简体为“ 钱钟书”,这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各界的共识。

那为什么后来又有将钱先生名字写作“ 钱锺书”的呢?我们认为,至少有两个影响因素:

一是钱先生本人在名字写法上有歧异。这是导致《围城》等书刊以及其他传媒在钱先生名字写法上产生歧异的根本原因。

根据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的说法:“钟书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因此取名‘钟书’。”可见钱先生取名“钟书”,意为“钟爱书、钟情于书”。 这个“钟”的相应繁体字是“鍾”。而“鐘”原为古代一种乐器,也是一种计时器。“鍾”与“鐘”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杨绛《将饮茶》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中内页

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 汉字简化方案中,鍾、鐘均简化为钟。钱先生对此应该不是那么满意的。所以,钱先生虽然认可出版传媒把他的名字简化为“钱钟书”,但他自己还是愿意守住名字中的“鍾”字,并认可类推简化为“锺”。亲友故交、晚辈学生为表示尊重,书信笔记等文字提及钱先生,有时也写作“钱锺书”。

二是《通用规范汉字表》确认“锺”的规范汉字地位,为“ 钱锺书”的写法提供了新的理由。

如前所述,书名中有关钱先生的图书约65 种,其中2013年前,钱钟书23 种,钱锺书13种;2013 年后至今,钱钟书、钱锺书均为10 种, “钱锺书”明显增加。个中原因,主要就是因为2013 年国务院公布了《通用规范汉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中“锺”字被确立为规范字,并有尾注:用于姓氏人名。一些人认为,既然“锺”已经是规范字了,那“錢鍾書”简化为“钱锺书”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 钱钟书”还是“ 钱锺书”?

一个人的姓名,规范的写法只有一个;如果有两个,那么其中一个就只能是曾用名。

那么,钱先生名字的规范写法,到底应是“钱钟书”还是“ 钱锺书”?

下面我们从人名用字规范的角度作一分析。

如前所述,钱先生确实对自己的名字有几种写法。根据马汝军先生等的研究(见2012 年2 月3 日马汝军的博客),钱先生自己写的姓名,主要有三种:

一是“ 錢鍾書”,这一写法在钱先生的书法作品、信函中多见。钱先生在清华大学的毕业证用的也是这种写法。钱先生的篆书印章中,也多是采用了“ 鍾”的篆书。

二是“钱钟书”,这也是较多见的一种方式。这一写法在钱先生用简体字撰写的稿件和信函中多见。

三是钱先生还自造了一个合体字署名。这一方式采用左偏旁“釒”,合右“重”“书”草字上下叠加,成为。这个字形也习见于钱先生的书法和信函中。

此外,钱先生还把自己的名字写作“钱鍾书”,见其在中国社科院借书登录卡上的签名;“ 錢鐘書”,见于钱先生赠冰心“月到中秋分外明”的书法中。

△翻拍自杨绛《我们仨》(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中插图

一个人名字的规范写法,最基本的确认原则是名从主人。但主人自己都有多种写法,那从哪种?具体到钱先生名字的规范写法,其影响因素有以下四点。

一是得名之由。 如前所述,钱先生名钟书,即钟爱书之义。

二是繁简对应。 “ 鍾書”的简体字是钟书。

三是无锡钱氏字辈及同辈兄弟的字辈用字。无锡钱氏家谱中,钱先生是钟字辈。钱先生堂弟钱钟韩,中科院院士,南京工学院院长(东南大学名誉校长),从不写作“钱锺韩”。

四是作者及社会大众用得最多的写法。 语言约定俗成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少数必须服从多数。

如前所述,钱先生名字,其本人写得最多的,繁体是“ 錢鍾書”,简体是“ 钱钟书”;大多数出版传媒也是如此。所以,从“名从主人”原则出发, 钱先生的名字简体应该写作“ 钱钟书”,而不是“ 钱锺书”;繁体写作“ 錢鍾書”。简繁两套系统互不混杂,两全其美。

2013 年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立“锺”为规范字,并注“用于姓氏人名”,这不能作为钱先生名字可以写作“钱锺书”的根据。

“锺”用于人名的规范用字,至少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出生日期为2013 年后;二是人名中的“锺”不是“钟情、钟爱”的意思。显然,钱先生名字不符合这条件,所以不宜规范为“钱锺书”。

当然,为了表示对钱先生的尊重,在一些书(如《围城》)的封面和扉页上,可使用钱先生的“ 錢鍾書”或“ 钱锺书”手书签名(而不是使用字库中的字),而手书签名属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规定 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六种情形中的“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一类,这也属于汉字的规范用法。

情报源:《语文建设》

编辑员:晓书虫

图片源:除标注出处外,来自晓书虫

本文来源:语情局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